中宏網(wǎng)訊 3月1日,2025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報名通道正式開啟,與“學雷鋒日”如約而至。在西部計劃這所“大學校”里,青年志愿者們奮斗、奉獻,在實踐的沃土中拔節(jié)生長。去年,全國各地新招募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有4.3萬余名,志愿者們陸續(xù)出征,奔赴新疆、西藏、貴州等27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的基層一線,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振興、綠色發(fā)展、社會服務、衛(wèi)國戍邊等方面志愿服務。今年,西部計劃招募依舊如火如荼,無數(shù)青年即將滿懷志愿之心,積極奔赴西部。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這是每一位西部計劃志愿者都耳熟能詳?shù)男艞l,也是志愿達人——雷鋒的人生信條。
2025年3月,東華大學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參加線下采訪。
3月4日,東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集體采訪了二級英模、《雷鋒》雜志社雷鋒宣講團團長,原解放軍報社高級編輯卜金寶,共同重溫“雷鋒精神”密碼,尋找“跨越時空的青春答案”,扣好志愿服務的“第一粒扣子”。接著,他們邀請卜團長以《雷鋒,一座精神豐碑》為題,和同學們做分享。至今,他講述的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還是同學們熱議的話題。
教室兩側(cè)過道和門外擠滿了聽報告的學生。
知道雷鋒學習誰、崇拜誰,才能讀懂雷鋒
西部計劃志愿者們都有這樣的疑問——“當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旋律傳唱至今,我們不禁萌生出一個特別的思考——我們年年學雷鋒,而雷鋒當年又在向誰學習?
“‘雷鋒’是一個人,更是一群人的縮影和寫照。”卜團長介紹,雷鋒的“朋友圈”里,早有一大批“雷鋒”。是湖南省望城縣委書記張興玉,用一顆螺絲釘,教會雷鋒校準人生價值的衡量標尺;是團政委韓萬金,用兩疊積蓄,引領(lǐng)雷鋒澆筑為黨為民的初心厚度;是全國勞動模范馮健,用一次選擇,鼓勵雷鋒播種返鄉(xiāng)建設的志向初心。
再深入探究,他們又都受到黨和軍隊光榮傳統(tǒng)的影響。據(jù)粗略統(tǒng)計,雷鋒所有文字留存中,“黨”出現(xiàn)168次之多,雷鋒對黨的信仰、對國家的熱愛、對社會主義的堅定,正是他奮發(fā)圖強的精神支柱,促使他從一件件小事做起,投身到“熱辣滾燙”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中去!
卜團長介紹了帶領(lǐng)雷鋒宣講團五進清華的感悟。
融入日常化作經(jīng)常,所有人都是當代《雷鋒日記》的共同作者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觀念的轉(zhuǎn)變,“‘學雷鋒’是否只是3月5日這一天或者3月一個月的事”“學雷鋒有時候吃力不討好”“雷鋒的做法與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是否脫節(jié)”…… 類似的疑問是大家常有的困惑。
這些問題所叩問的,既是自己的志愿服務應該怎樣去做,也是關(guān)涉當代青年如何錨定人生的價值坐標。雷鋒精神源于雷鋒本人,而一代代國人“學雷鋒”的實踐,則不斷為其灌注新的涵義。“學雷鋒從來不是某個人的事情,而是民族復興和國家進步對青年人的時代召喚。”卜團長指出,作為青年學子,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尤其是要注重自己的素質(zhì)提升,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和學習是一個道理,難道只在3月5日這一天或者3月這一個月好好學習,其他時間就不用學了?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成了形式主義?
當前網(wǎng)絡上也的確有對“學雷鋒”活動“拍照打卡”、擺拍作秀等現(xiàn)象的批評。“融入經(jīng)常、化作日常”的“學雷鋒”不能“變了味”。“一方面,‘拍照打卡’是可以的,這說明大家在關(guān)注和參與。”卜團長辯證地指出,“但大家要深入理解雷鋒精神,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雷鋒精神需要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潤化于心,育化于行。”“雷鋒”不僅是一個人名,更是恒久的品質(zhì),持續(xù)的行動和生生不息的文化。
他說,這正如每個西部計劃志愿者,大家都是雷鋒精神的“當代作者”。“同學們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就是用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長期踐行志愿服務精神,當好群眾身邊的‘雷鋒’,用自己‘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續(xù)寫新時代《雷鋒日記》。”這是卜團長對“西部計劃”的理解。
宣講海報
平凡如雷鋒,偉大亦是雷鋒,不變的是“信仰密碼”
“雷鋒精神跨越不同歷史時期,也必然會有其發(fā)展變革,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我們,應當如何正確認識雷鋒精神的內(nèi)核?”
“我在雷鋒雜志社與同事們多次交流探討,雷鋒既不是‘高富帥’,也不是‘大人物’,只是一個普通的青年,甚至只是一個孤兒,但他為何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認可呢?”卜團長通過對上千位老將軍、老紅軍、老八路和英模人物的采訪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最突出、共通的精神品質(zhì)與雷鋒是一脈相承的,歸根到底就是一個詞——“信仰”。當下,我們倡導“學雷鋒”“做雷鋒”,就是要讀懂雷鋒身上所傳承的“信仰密碼”。
“雷鋒精神是行動的詮釋,更是信仰的力量。”卜團長結(jié)合多年對雷鋒的領(lǐng)導和戰(zhàn)友的訪談調(diào)研,用五個關(guān)鍵詞詮釋“雷鋒心目中的‘信仰’”。一是“忠誠”,擁護黨和國家事業(yè)和忠于人民的信念;二是“堅韌”,堅強有韌性地面對困難挫折的意志;三是“敬業(yè)”,注重細節(jié),忠于職守;四是“豁達”,寵辱不驚,帶著笑容做好自己;五是“感恩”就是不忘初心、知所從來,尤其是要牢記為共和國犧牲的烈士們。
在他眼中,雷鋒精神的內(nèi)核還包括奉獻和敬業(yè)。他補充道:“在共青團望城縣委號召大家捐款時,雷鋒一人就捐贈了20元,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一般人捐幾分幾角,一兩元就是很多的了。在望城縣團山湖農(nóng)場時,雷鋒主動申請學習駕駛拖拉機,并成為望城縣第一位駕駛拖拉機的能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立足崗位、兢兢業(yè)業(yè)。”
代代相傳,與時俱進,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物質(zhì)豐裕、文化豐富的今日,‘艱苦’從未遠離,改變的只是‘吃苦’的方式,不變的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本質(zhì)。”談到這一點,卜團長介紹起和航天英雄王亞平的采訪經(jīng)歷。王亞平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是“熱愛”。航天員做離心機訓練,但她從未按下過“暫停”按鈕,因為她知道成功和失敗之間就差了兩個字:堅持。
時代各有不同,“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在一代代青年心中扎下永不放棄、銳意進取的‘根’”。卜團長期盼同學們把“學雷鋒”落實在行動上:一是要向上,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不斷實現(xiàn);二是崇善,需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三是陽光,發(fā)自內(nèi)心地熱愛生命、生活、社會與人民;四是求真,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說,要講好雷鋒故事,弘揚雷鋒精神,不僅要扎根實踐的沃土,也要把握潮流,巧妙利用時代賦予的傳播勢能。“紅藍融合”是現(xiàn)在的主流趨勢,“紅”是指紅色故事、雷鋒精神以及科學家精神等正能量內(nèi)容,“藍”則是現(xiàn)代傳播手段。要將兩者結(jié)合,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紅色文化和精神。比如,航天部隊邀請航天員集體亮相,參與并見證航天部隊官兵的集體婚禮,借助主流媒體傳播,讓更多人知曉航天事業(yè)的偉大和航天官兵的奉獻,就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極大地激發(fā)了航天部隊官兵對航天事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
“西部計劃”不僅是志愿服務的舞臺,更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大課堂”。卜團長了解到,2025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包含7個專項,每個專項都有具體要求。他鼓勵道,同學們要把握好主題,把專業(yè)能力、雷鋒精神貫徹其中,融入專項行動的各個方面。這樣,通過每一個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行動賦予“學雷鋒”時代特色。
“卜老師,我們東華大學第六屆研支團也即將前往貴州遵義第三十五中學進行支教,您有什么建議能給我們?”研支團成員誠懇提問。
“從上海一頭扎進貴州大山,你們本身就是身邊同學的榜樣,你們的奮斗精神和人生目標也會對孩子們產(chǎn)生很大影響。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們要走出大山,要有堅定的目標。同時,你們也可以從孩子們身上學到很多,這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要多給孩子們講雷鋒的故事,要讓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白生活中貧困不應自卑,富裕自足還要承擔社會責任。此外,建議你們利用新媒體手段,記錄下支教過程、形成典型優(yōu)質(zhì)課程,讓更多人了解你們的‘雷鋒’故事,給孩子們以啟發(fā)。”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卜團長說,這句《雷鋒日記》中的一段話激勵著當年的雷鋒忘我奉獻,也激勵著我自己整理開國將軍們珍貴史料300多萬字,傳播好“百年長征與人生信仰”。這句話也將激勵西部計劃志愿者們一起擦亮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形象,將志愿心、青年志轉(zhuǎn)化為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報國行,匯聚起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青春偉力,讓雷鋒精神在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中熠熠生輝!(作者簡介:董曉光,東華大學第五屆、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中宏網(wǎng)版權(quán)申明:凡注有“中宏網(wǎng)”或電頭為“中宏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宏網(wǎng)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wǎng)”,并保留“中宏網(wǎng)”的電頭。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guān)于我們 中宏網(wǎng)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jxpz155.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jīng)濟雜志社